館藏資訊
我曾經是個名叫雨果‧卡柏瑞的男孩,
當時我深信一個毀損的機器人會拯救我的命運……
在巴黎火車站的二十七座時鐘後頭,在火車站牆內的暗窄通道裡,十二歲的男孩雨果一直過著不為人知的祕密生活。
孤兒、守鐘人和小偷──雨果以為自己終將以這三重身分悲慘的生活下去,甚至再也無法踏出這座車站……除非,他能修好那個會寫字的機器人!
雨果的爸爸才剛過世不久,他生前是個鐘錶匠,曾在工作的博物館裡發現一個機器人:一個栩栩如生的人偶!這個機器人偶坐在小書桌前,手裡握著筆,似乎隨時都準備傳達訊息。自從雨果看了機器人後,這男孩就跟他父親一樣、全心全意想讓這個機器人再度運作;雨果的爸爸甚至將畫有機器人內部機件的筆記本交給他。
雨果相信,只要修好機器人,一定可以讀見爸爸預留的訊息,明白自己今後將何去何從。
為了修理機器人,這個男孩三番兩次偷取車站玩具店裡的發條玩具,以便拆解出更多適合機器人的零件。沒想到,卻因此引出更複雜、甚至深具意義的祕密!這個男孩的命運,出其不意的和擁有玩具店的老人、機伶的女孩伊莎貝兒交纏在一起。
魔術、電影、夢想……隨著電影運鏡般的鉛筆畫畫面,文字、插畫和照片交替上演,故事情節如同機器人的齒輪和機件,越來越錯綜複雜……
布萊恩‧賽茲尼克 Brian Selznick
賽茲尼克曾以《霍金斯的恐龍》(The Dinosaurs of Waterhouse Hawkins)榮獲二○○二年美國凱迪克銀牌獎(The Caldecott Honor),以《惠特曼:寫給美國的詩句》(Walt Whitman: Words for America)榮獲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最佳插畫獎,這兩本書的作者均為芭芭拉‧凱利(Babara Kerley);他與潘‧幕諾茲‧萊恩(Pam Muñoz Ryan)合作的《瑪麗亞在唱歌》(When Marian Sang)獲頒希伯特銀牌獎(The Sibert Honor);除此之外,賽茲尼克所創作的諸多知名繪本與小說,更是獲獎無數。
談及本書的創作靈感來源時,賽茲尼克說:「數年前,我讀了蓋比‧伍徳(Gaby Wood)的《艾迪生的夏娃:探求機械生命的魔術史》(Edison’s Eve:A Magical History of the Quest for Mechanical Life),因此得知許多機械發條玩偶(也就是所謂的機器人)收藏品的真實故事;原物主將這些機器人捐贈給巴黎的一座博物館,它們被擱置在潮溼的閣樓裡,最終難逃被丟棄的命運。我想像有個男孩發現了那些損毀、生鏽的機器,就在那一刻,雨果和他的故事誕生了。」
塞茲尼克目前住在紐約的布魯克林,以及加州的聖地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