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52
0
0
0

易學易用黃帝內經 : 中醫師反覆研讀的寶典, 如今一般人也能實踐。12條經絡、365個穴位白話詳解, 經之所過, 病之所治。 / 中里巴人著.

  • 作者: 中里巴人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中醫師反覆研讀的寶典, 如今一般人也能實踐。12條經絡、365個穴位白話詳解, 經之所過, 病之所治。
    • 中醫師反覆研讀的寶典, 如今一般人也能實踐。十二條經絡、三百六十五個穴位白話詳解, 經之所過, 病之所治。
    • Easy ;
  • 出版: 臺北市 : 大是文化 2023[民112].
  • 叢書名: Easy ;119.
  • 主題: 中醫理論 , 養生 , 健康法 , 內經
  • 版本:初版
  • ISBN: 9786267328842 (平裝): NT$499
  • 一般註:著者本名鄭幅中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0312013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中醫看病望聞問切,為何「望」排第一位?《黃帝內經》最早提出。
◎身體多數器官無法透支使用,只有肝可以,而且任勞任怨很少抗議。
◎「諸溼腫滿,皆屬於脾」,想減重先養脾,每季最後18天,就是補脾好時機。

《黃帝內經》為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著作,也是古今學中醫的必修聖經。
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療理論和經驗,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到預防等都有闡述,
可說是從中醫初學者到中醫大師都會反覆研讀的寶庫!

根據書中「經之所過,病之所治」的原則,
身體哪裡出毛病,都可以透過探查、疏通經過此處的相關經絡來調理。
比如肚子疼有「足三里穴」來對應、牙疼有「合谷穴」來對應。
12條經絡365個穴位,每個穴位都能調理身上的病。

本書作者是百萬暢銷書《求醫不如求己》作者中里巴人,
他將自己數十年間研讀《黃帝內經》、《道德經》的體悟,
總結出一般人也能實踐的簡易版《黃帝內經》。

◎中醫看病望聞問切,為何「望」排第一位
《黃帝內經》:「諸病於內,必形於外」。
兩眉之間主肺,如果這裡晦暗無光,顏色發黑,代表肺氣不足。
兩眼之間主心,兩眼間若有很深的皺褶橫紋,且發黑(青),可能心臟有問題。
鼻梁正中間主肝,這裡露出青筋,就說明肝可能有瘀血……。

怎麼治?按特效穴。肺氣不足,可揉胳膊上的尺澤穴保養肺;
揉手心的少府穴、勞宮穴,可以養心……。

◎學經絡的起點:素問、靈樞、道德經
根據《黃帝內經》「經之所過,病之所治;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原則,
所有穴位都具有治療鄰近部位病症的作用:

揉印堂(祖竅穴),再揉膻中穴,能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吹風後咳嗽、感冒,刺激風池穴、風門穴,比吃藥管用;
脾胃不好,飯後肚子經常脹的人,吃完飯趕緊揉箕門穴,很快會好轉。
(這些穴位在哪裡?本書全圖解)

怎麼知道有沒有按對?怎麼按才算有效?
「以痛為腧」、「氣至而有效」,穴位按下去有痠、麻、脹、痛的感覺就是對。

◎五臟應四時,各有收應
一年分四季,人的生命也分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年輕人長枝葉,要練四肢,得跑步,做激烈運動。
中老年人要長樹根,得練五臟、練骨髓。
要想老得慢,鍛鍊身體時就要往五臟六腑用力:
一推(腹),二跪(膝),三站立(金雞獨立)。
引血下行,引氣歸元,三招抗老逆齡小祕訣,堅持做,效果好。

《黃帝內經》,初學者到大師都在反覆研究的寶庫,
12條經絡、365個穴位,經之所過,病之所治。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中里巴人(鄭幅中)
曾任北京中醫協會理事。家學淵源,自幼即師承父親練習道家養生功法,並從祖父撰寫的家傳祕笈中汲取中醫精髓,之後又研讀中醫各家經典和現代醫學典籍,深諳武醫同源之道。
作者以中里巴人之名,在部落格分享養生心得和簡單實用的健身方法,將神祕深奧的中醫醫理,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解說,讓大家輕鬆明白治病不求人的各項自療方法,因而大受歡迎。
所著作的《求醫不如求己》系列,開創養生文化的新時代,亦是久居銷售排行榜之冠的暢銷書。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