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一門造形藝術 [電子資源] : 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暨龐畢度中心策展人的跨藝術之旅 / 巴依尼(Dominique Paini)著 ; 林志明譯
- 作者: 巴依尼 (Paini, Dominique)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Le cinéma, un art plastique.
- 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暨龐畢度中心策展人的跨藝術之旅
- 灰盒子 ;
- 出版: 新北市 : 黑體文化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 2023
- 叢書名: 灰盒子 ;6
- 主題: 電影 , 影展 , 電影理論
- ISBN: 9786269668045
- URL:
電子書(校外)
- 一般註:譯自: Le cinéma, un art plastique 資料形式: 文字 檢索形式: 電子書服務平台 2024年購入UDN電子書(附設)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317296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與龐畢度中心電影策展人 電影與藝術的跨界之旅 「展覽的企圖,乃是要初步刻畫出一種:繪畫和電影之關係在心智層面上的考古學,尤其是繪畫如何流向電影。」──多明尼克.巴依尼 本書書名啟發自法國國家電影資料館創始館長亨利.朗瓦(Henri Langlois)所說的話:「默片電影是一門造形藝術。」在本書中,作者巴依尼以這個角度來看待整體的電影。多明尼克.巴依尼是朗瓦的繼任者,在電影節目的排片傳統之外,他更開啟了一系列電影與當代裝置、視覺和繪畫等造形藝術的電影展覽對話關係。 在新世紀的二十多年來,多明尼克.巴依尼策劃過許多國際知名導演的專題回顧展覽,並且跟歷史上共享著相關主題或意象的藝術作品一起展出,舉凡法國詩意寫實名導尚雷諾瓦、美國驚悚電影大師希區考克、法國新浪潮大導高達、義大利後新寫實大師安東尼奧尼、伊朗名導阿巴斯,乃至於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王兵等,巴依尼都曾為他們量身策劃過大型的藝術展覽,並在法國、英國、義大利許多國家展出,他們的作品在美術館中展示,並和其它的形象性藝術進行遭逢與對比。 電影進入美術館,於展牆之上展示,更能使它和其他藝術類型相互接近,並顯現其造形力量。巴依尼用比較視覺藝術的圖像學方法,穿針引線,勾連起電影如何是一門造形藝術的脈絡。
多明尼克.巴依尼(Dominique Païni, 1947-),曾任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1991-2000)、龐畢度藝術文化中心文化發展部門主任(相當於副館長),羅浮學院比較視覺藝術史學程電影史教授。他曾策劃過多個電影與藝術跨界大展,如:《希區考克與藝術:命定的吻合》、《考克多:在世紀的思路上》、《米開朗基羅的凝視:安東尼奧尼與藝術》、《電影終於出現!》等。他曾策劃國美館《數位之手:繪畫、素描、拍攝、數位操作》及台北當代館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春德的盛宴》。除本書(2013)之外,另著有《電影,一種現代藝術》(1997)、《展示的時間》(2002)、《影子的吸引力》(2007)、《雲的吸引力》(2010)、《光線的吸引力》(2010)、《鏡子的吸引力》(2017)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