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010
0
0
0

主管必備的授權技巧 / 陳必武編著.

  • 作者: 陳必武
  • 其他題名:
    • Authorize
  • 出版: 臺北市 : 憲業企管 2011[民100].
  • 叢書名: 經營顧問叢書 ;272
  • 主題: 人事管理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6084218 (平裝): NT360
  • 一般註:封面英文題名: Authorize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0222906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美國著名企管顧問史考特·派瑞博士曾提醒管理者:授權重於領導。別做下屬能做的事。領導者不應是一個「做事者」,成功的領導一定是個「成事者」。別忘了,三國時的諸葛亮就是這麼累死的。 充分授權,分層負責,聽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不能放心就不能放心,不能放手只好事事插手。 三國時期,時任丞相主簿的楊顒,跟在諸葛亮身邊,看到諸葛亮日理萬機,很擔心諸葛亮累壞了身子,他提出建言,說:「治國和治家一樣,有一定的體制,一定的分工。 以治家為例,奴僕耕種,婢女下廚師,雞管鳴曉,犬管防盜,牛只負載,馬匹跑路,各司其事,條理分明,主人高枕,安心吃住。如果事事親自掌理,不再分派,只會弄得筋疲力盡,終無一成。」 楊顒接著說:「難道主人的才智不如奴婢雞犬?不,而是他失去做主人的章法。」 楊顒隨後舉出古人的例子,證明分層負責的重要。諸葛亮謝謝楊顒的意見,楊顒死後,諸葛亮想起這事,還感傷落淚。 三國諸葛亮的最大失策是什麼?感動歸感動,感傷歸感傷,諸葛亮仍然不放心授權,大小事情仍然親自處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因此當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和魏國大將司馬懿相持,司馬懿就是不出戰,卻借諸葛亮派人下戰書時,和來者閒話家常。 看似聊天,實則探聽情報,探聽的不是軍隊調動或軍力等軍情,而是諸葛亮這名主帥的作息。使者回答:「諸葛公夙興夜寐,打二十板以上的刑罰都要親自裁定,做得多,吃得少。」使者走後,司馬懿便對部將說:「諸葛諸葛亮食少事繁,恐怕撐不了多久。」 司馬懿猜對了。諸葛亮不久便積勞成疾,病逝了。 聰明的諸葛亮,怎麼可能不知道授權的道理?說不定正因為他太聰明,不滿意他人的行政績效,寧可大小業務一手攬下。不論如何,諸葛亮身子忙壞了是事實,因此被後人批評也是事實。 充分授權,分層負責,聽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不能放心就不能放手,不能放手只好事事插手。諸葛亮事必躬親的做法,是萬萬不應該的。推演到經營管理,也是一樣。諸葛亮的苦衷可以理解,卻不值得鼓勵。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每每讀到這千古名句,就會很自然地想起諸葛亮。想起諸葛亮就會爲他的天縱英才而擊掌,但更多的時候,是爲他而長歎。 這真讓人扼腕!造成這悲慘結局的主要原因是他自己。我們不妨從管理學的角度來審視一下:雖然諸葛亮一心爲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由於不懂得授權,將行政與軍事大權集於一身,從行軍打仗到君主身邊的具體小事情,都要親自過問,特別是在劉備去世後更是如此。諸葛亮一身多任,雖有面面俱到之心,卻分身乏術,累垮自己不說,部屬的潛能也發揮不出來。最終自己的宏願變成泡影,只能帶著遺憾離開人間。 其實,在很多人的內心深處,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的思想根深蒂固,自己即使當上了「頭兒」,也要事事躬親,好像如果不這樣,就不是一個負責任的領導。 這樣做所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他所領導的團隊變成了救火隊員,那?堨X現問題,那?奡N會出現管理者指揮救火隊員滅火的身影。表面上看,這似乎能夠表明管理者一個好領導,是能夠率領團隊做出好成績的。 其實不然,這樣做並不能說明領導者有能力,其評價可能就是一個平庸的管理者而已。因爲這樣做會讓領導忘記本職工作,最終結果是主管忙得團團轉,下屬天天發怨言,大事上顧此失彼,小事上漏洞百出,工作效率極其低下。 管理者的職責是引領而非運營,管理者的職責都是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資源,聯合力量,齊心合力地實現企業的目標。管理者沒有三頭六臂,不能事必躬親,但管理者又必須對每件事承擔自己的領導責任。 成功的領導者,都是懂得授權之道的。領導者的工作,在於完成任務,而不是運營任務。只要能完成,能透過別人而做,就不要自己動手去做。 不要再找藉口了!從今天起,請你加強授權,來強化你的績效。 本書就授權管理:授權前的準備、授權中的控制、授權後的評估總結及要注意的細節做了詳細的介紹,通過對本書內容的學習將更為深刻地理解授權管理。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