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資訊

★「大名鼎鼎的詩人,
長久以來佔據詩歌疆域裡最華麗的省份,
……因此,我要做些別的事!」
1857年6月25日,經過多年蓄積與磨礪,《惡之華》如「一道新的顫慄」,出現在巴黎的書店。其中只收錄百首詩作,由波特萊爾的友人慕尼葉(Charles Meunier)手工製作精裝本,限量二十部,封皮呈現多色的雕紋皮革質感。
《惡之華》做為現代主義文學的奠基之書,象徵派詩歌的先驅,一度被認定為淫亂讀物,當局禁止其中六首詩刊印,波特萊爾與出版商遭到罰款。
經過一百五十五年,它仍舊是現代詩歌不可逾越的地平線。
波特萊爾嘗自言:「這本書,只為少數人而寫……。」在詩歌的疆界裡,這本惡名昭彰的曠世詩集,激活了現代詩篇的第一束顫慄神經……稀世之花開枝散葉,連結為不斷延伸滋蔓的地下莖;其樹立的典範,雨露均霑地澤披不同世代、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的詩人。
★「噢!你啊,請證明我履行了手續,
就像一個完美的化學家和聖人。
因為……我抽出了每種事物的本質,
你給了我泥土,我煉出了黃金!」
瘂 弦:我們迷上了波特萊爾,
就像罹患一場瘋病。
陳克華:……死去的肉身,被蒸乾的慾望,
放大了的瞳,
孫梓評:更多悖德的夜晚繁衍,
曾被禁止的湧泉、親吻,
唇與乳……
楊佳嫻:這些惡的尖晶、鹽柱
與污泥中的異花……
印 卡:這世間的怪誕意象
從未減少……也有抓住愛之把
的撞擊,像果實般
款擺晃動的波浪……
鄒佑昇:眾神或一神若欲轟雷而至
與離去的運動時刻,必也會如此渺小
當筆尖點著紙片在等待……
本書特色:
★收錄跨世代詩人瘂弦、陳克華、孫梓評、楊佳嫻、印卡、鄒佑昇交輝撰文,佈署多重的詩意窗格。
★石計生、楊照、李智良、鯨向海等與波特萊爾遙相對話,一展極限詩情。
★描圖紙書衣設計,裝點經典詩集的不朽豐碑。
夏爾•皮埃爾•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4.9 ~1867.8.31)
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現代派詩人,現代主義文學的奠基者,象徵派詩歌先驅。
1821。誕生於巴黎高葉街十五號,是約瑟夫弗朗索瓦•波特萊爾(Josephe-Francois Baudelaire)晚年與第二
任妻子的唯一孩子。弗朗索瓦早年服務於神職,後來在參議院任職,他在詩歌和繪畫方面給予波特萊爾的幼年時代極優渥的藝術薰陶。
1836。15歲,就讀巴黎的路易大帝中學(Lycée Louis-le-Grand)。開始顯露詩歌才華,但作品不為導師所認同。其詩作得到的評價是:這些詩作顯示了不屬於他年齡的墮落品質。
1837。在中學優等生會考中獲拉丁詩二等獎。
1838。庇裏牛斯山旅行,初寫田園詩。
1839。由於波特萊爾堅持庇護一名同學而被路易大帝中學開除,通過中學畢業會考。
1840。19歲。始廣結文學界友人並開始為報刊供稿。
1843。開始寫作後來收錄《惡之華》中的部分詩歌。
1844。由於不節制揮霍,家人指定一名監護人管理其財產,按月撥給他200法郎。
1846。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詩歌、小說、文論和翻譯,其中大部分的詩作結集於《惡之華》中。
1857.6.25。經過多年的蓄積、磨礪,《惡之華》終於出現在巴黎的書店,其中只收錄101首詩作。
1860。出版《人造天堂》(Les Paradis Artificiels)。
1861。《惡之華》再版,增為129首。
1866。在比利時參觀教堂時突然出現失語症及半身不遂等症狀,回巴黎後住進迪瓦爾博士的療養院。
1867。在母親懷中病逝,年僅46歲。年底,其作品以1750法郎拍賣給米契‧雷威書店(Michel Lévy frères)。
1868。《惡之華》第三版出版,由戈蒂耶作序,共收詩151首。
1869。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出版。
1949。《惡之華》初版的判決被撤銷平反,恢復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