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0
0
0
差異與實踐 [電子書] 當代藝術哲學研究 劉千美作.
- 作者: 劉千美 作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Difference and praxi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art
- 當代藝術哲學研究
- 出版: 臺北縣新店市 :臺北市 : 立緒文化出版 ;紅螞蟻總代理 2001[民90].
- 叢書名: 立緒學術叢書 ;7
- 主題: 藝術--哲學
- 版本:初版
- ISBN: 9570411163 (電子資源): NT338
- URL:
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
- 一般註:資料型式:文字 檢索型式:電子書服務平台 系統需求:網頁瀏覽器或iRead eBook 參考書目: 面269-286 英文題名:Difference and praxi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art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238167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到底從當代藝術哲學的角度看來,像性別差異、藝術與宗教、現代與傳統、藝術與語言、知識與權力、藝術與科學、夢想與真實、健康與疾病、單純與複雜等等熱門議題有何一貫的線索呢?本書以「差異與實踐」為題,即在點出此一當前思潮最為根本的議題,其宗旨在從當代「差異哲學」的觀點,探討藝術作為體現存在活動的意義所在。在哲學上,「存有」一詞辨識用以意指存在活動。
本書認為存有本身即是產生差異的動力,並就此觀點探討藝術作為體現真實存有的理想方式與真正意義,並致力於指出:那致使藝術作品成為彼此有別的動力,乃根源於存有本身即是差異,而藝術作品則是存有已逝的蹤跡。至於本書之所謂「實踐」,不是指具體行動的方法與步驟,更不是指機械的技術演練與操作;而是指實際體現存有的方式。
差異本身雖與現前之物對立,也因而不落言詮,卻仍須經由現前之物而臨現差異。藝術即是一種雖不在場而仍在場的體現之道。藝術體現存有,不重複既存現實,而要轉化人的認知與欲望,藉以在差異之中,焠取真實存有永不止息的臨現與續存。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劉千美
輔仁大學哲學系學士、哲學研究所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碩士、哲學博士。
現任東吳大學哲學系專任副教授、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專業領域為美學、藝術哲學、詮釋學。著有《藝術與美感》(台灣書店), Musique et Herméneutique, 譯有馬斯洛《自我實現與人格成熟》(光啟)等書。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