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569
0
0
0

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 : 10~15歲要的不是管教, 而是傾聽和了解!(暢銷改版) / 盧蘇偉著.

館藏資訊

░░░▏給爸媽「前青春期」的安心帖 ░░░▏ 別用8歲方法來教12歲的小大人 當小心肝已成往事:拖延/頂嘴/脾氣暴 孩子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高漲,不給「管」「教」, 天天暴走暴衝,是因父母仍把「管」「教」當成愛, 心裡又期待孩子能從「他律」轉成「自律」, 在兒少輔導領域逾30年的盧蘇偉, 邀請你放下幼年期教養方式,傾聽孩子想對你說什麼! 世界上有一種愛,相遇就是為了準備分離,那便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父母所有的照護、教導、叮嚀,都是為了孩子離家的那一刻做準備。 ▏▍兒少輔導專家&暴走青春的守望者-盧蘇偉 ▍▏暢銷經典改版上市 父母的能量都用在工作上,下班看到失序的家庭環境,忍不住要碎碎唸或沒好臉色,結果「隨口提醒」馬上變孩子口中的「管太多」,親子瞬間開戰。 在兒童青少年輔導領域逾30年的盧蘇偉,精選35則真實個案,生動描繪親子衝突的現場,父母與孩子的兩難,剖析親子對安全感的不同需求,提出「不傷心、不傷情、不傷身」的解決之道。 ☻別再「緊迫盯人」逼迫孩子就範,累積「愛的存款」☻ 爸媽盯緊緊,會讓順從的孩子變得沒有責任感、被動;不順從的孩子,則可能任性叛逆。 面對青春期敏感的孩子,父母要記得只和他們討論「大事」,放下「小事」,別當「超級台傭」!孩子折不折棉被、書桌亂七八糟、衣服穿了亂擺,只要不嚴重妨礙到生活秩序,都是「小事」;「大事」就是孩子每天過得好不好、全家的心情快樂嗎? ☺先改善親子關係才能發揮影響力,再和孩子談他該做的事☺ 父母都想對孩子產生長久的影響力,但彼此互信的基礎夠不夠?是否能討論深刻議題?當孩子對你說心事的時候,你都怎麼回應? 親子之間不可能每次都想的一樣。父母的人生歷練多,遇衝突先讓自己好過,不口出惡言,事後親子再交換想法,透過理解與包容建立信任感;畢竟成為孩子的朋友,才能發揮真正的影響力。 ☺青少年,要的是父母的「傾聽」與「了解」☺ 青少年正在確立自我價值觀,卻也很難了解自己內在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期待別人的信任和賞識,卻不一定有足夠能力獲得,在父母眼中常會覺得眼高手低。因此和青少年相處,記得「情」要擺在「事」前面,只要情緒對了,被充分同理、賞識、信任,親子才能心平氣和談論重要議題。 ☺恭喜你,獲得父母這張「終身學習」的入場券!☺ 很多父母在小孩上小學後就不再學習,不再看重孩子這個「人」,而看重「成績和表現」。期待孩子「像個大人」,卻又還用低年級的方法在管教孩子,導致親子衝突不斷。 陪伴青少年,別下指導棋就是好教養,改用祝福取代擔心和焦慮,父母此時扮演引導人生方向的教練,幫助孩子釐清內在需求和實際作為的落差。或許孩子一輩子都不了解父母的苦心,但父母在孩子感到真正快樂時,會覺得一切值得。 ►││盧蘇偉在康健的教養三部曲││◄ 盧蘇偉的教養學簡單好記憶,需要透過不同個案反覆練習;三部曲皆用生活常見的親子衝突,剖析父母無助感的來源、孩子為何憤怒、情感受傷如何修復、關係破裂怎麼挽回。 ◎首部曲《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 聚焦國小中高年級~國中(10-15歲),父母如何在生活秩序感、成績表現的衝突,關照孩子剛萌生的自我意識;為轉大人之前,打下良好的家庭互動品質。 ◎二部曲《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又何妨?》(原:《幹嘛要他想的跟你一樣!》) 聚焦高中~大學(16-20歲),由青少年過渡到成人,有更多兩代價值觀衝突。父母面對孩子即將獨立的心理調適,如何使親子從照顧者、被照顧者,無痛轉為親密的友伴關係。 ◎三部曲《為何我們愛得,又傷又痛?》 焦點在成年子女,父母將迎來空巢期,子女無論是實質上或心態上都邁向獨立。父母面對成家的子女,更要退居幕後,把生活重心擺回自身,不再以愛之名,把彼此愛得遍體鱗傷。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盧蘇偉 ■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執行長 ■台北大學犯罪學碩士、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畢業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班肄業 ■專門技術人員社工師高等考試及格,曾任板橋法院少年保護官20多年 ■出版著作50多本,得過全球熱愛生命獎章、金舵獎、模範公務人員獎、金鳶獎 曾歷經艱辛的成長路程,智商70,輸在起跑點上,什麼都比別人晚。 讀過國中啟智班,念高職,花了7年考了5次大學,25歲才因退伍軍人身分加分考上,50歲讀博士班,生命經歷創造了教育的奇蹟。 成長故事由大愛電視台拍成連續劇《喚醒心中的巨人》;曾帶領受觀護少年騎獨輪車環島,拍成紀錄片《飛行少年》,並改編為八點檔連續劇在華視播出。 觀護迷途孩子二十餘年,把三千餘名孩子帶離生命谷底和社會邊緣。始終相信生命會影響生命,生命更可以創造另一個生命的奇蹟,一切都在於人們的信念和習慣。 希望透過在康健出版的教養三部曲:《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又何妨?》(原:《幹嘛要他想的跟你一樣!》)、《為何我們愛得,又傷又痛?》,幫助在親職路上屢屢受挫的父母,走出困惑與擔憂。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