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
1
0
0
布魯卡的日記 :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 / 齊米雷絲卡(Iwona Chmielewska)著 ; 林蔚昀譯.
- 作者: 齊米雷絲卡 (Chmielewska, Iwona), 1960-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Pamietnik Blumki
-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
- Thinking ;
- 出版: 新北市 : 字畝文化創意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 2018[民107].
- 叢書名: Thinking ;29
- 主題: 繪本 , 兒童故事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578423633 (精裝): NT380
- 適用對象註:
- 語文註:國語注音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274100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以兒童的眼光,透過一個個小故事告訴大人:「我希望怎麼被對待。」
布魯卡與兩百位院童,一起住在史蒂芬妮小姐和柯札克醫師成立的孤兒之家。這本書是布魯卡的日記,在日記中,描寫了西格蒙德如何用自己賺來的錢,讓一條魚重獲自由;年紀小小的小毛毯,是怎麼樣用自己的力量與堅持,贏得所有人的稱讚;調皮搗蛋戳壞螞蟻窩的海因馬,接受了兒童法庭的審判,但他永遠會獲得改過自新的機會。布魯卡把孤兒之家的一切都寫在日記中,用文字無法說清楚的,就畫出來,直到戰爭爆發……
知名的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醫師,畢生身體力行提倡兒童人權,他的理念深深影響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制定。一九七九年,柯札克誕生一百周年,聯合國宣布該年為「國際兒童年」。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這份超過兩百個國家簽署,願意共同遵循的公約中,所定義兒童四大基本權利(生存權、參與權、發展權、受保護權)。透過布魯卡的日記,我們不難窺見,早在十九世紀,柯札克醫師便已經將這些權利,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一落實。
李佳燕 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
幸佳慧 兒少文學作家
吳曉樂 作家
陳培瑜 閱讀推廣人
黃筱茵 兒童文學工作者
蔡幸珍 新樹幼兒圖書館 館長
蘇懿禎 兒童文學工作者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序)
~真誠推薦~
得獎與推薦記錄
★ 2011年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圖畫書獎
★ 2011年波蘭文學書榮譽獎
★ 2012年德國兒童文學大獎提名
在那不富有的孤兒之家,有著最豐富而尊重的愛。———李佳燕 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
醫師先生對孩子們的照顧與陪伴,正是現今漫步下來的生活中最需要的,如果我們能夠有所領會,一定能看到孩子滿滿的笑容。———陳培瑜 閱讀推廣人
本書深刻呈現兒童人權之父波札克對待兒童的言教與身教,我努力汲取並實踐書中的教養智慧,也衷心推薦本書給每一位家長和老師!這本書「一書抵萬書」,與兒童相處的大智慧都在其中了!———蔡幸珍 新樹幼兒圖書館 館長
本書特色
★以兒童的角度,敘述希望被對待的方式。
★國際安徒生大獎入圍作者,構思長達八年的精心創作。
★運用拼貼元素,如紙張、布料、縫線等,增添故事的真實度。
★書後附錄譯者深刻導讀,與作者齊米雷絲卡的精采專訪,幫助讀者了解本書創作緣由及歷史背景。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齊米雷絲卡 Iwona Chmielewska
1960年出生於波蘭,畢業於哥白尼大學(Copernicus University)美術系。齊米雷絲的書中常以日常生活可見的素材,運用拼貼技巧,為故事真實度加分,充分展現圖像成為讀者串連敘事的重要角色。齊米雷絲卡的作品榮獲多項國際重要獎項肯定,包括:國際教科文組織、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波蘭年度書籍獎、韓國CJ繪本獎,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BIB)金蘋果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國際安徒生大獎入圍。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 【評審推薦語】張怡雯(台北市瑠公國中教師) 這是一本向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致敬的圖畫書,如同作者所言,「它是一本孩子讀得懂的兒童權利公約,並且可以感動大人。」 所謂的兒童權利公約,是引用柯札克在自己著作中寫過的文字,說明兒童應該如何被對待,如同一則則宣示,它們像割裂乾枯的標本。作者於是先講述了12個兒童的故事,用醫生和他們相處的點點滴滴賦予權利血肉和生命,也匯聚成情感浪濤,一波波襲捲出讀者的感動。 圖像表現上運用了複合媒材,以墨水畫結合拼貼。紙張、布料、縫線都是素材,每一頁都有日記本的頁面,用筆記紙剪裁組合成故事裡的物件:窗戶、道路、花圃,甚至水柱、辮子、曬衣繩、溫度計等等。簡單的素材卻可以千變萬化,就像醫生以有限的資源滿足所有孩子的需求。日記說故事有了具象呈現,不再只是文字的隱喻,泛黃的紙張則直接提示人物時光的消逝與滄桑。 圖文皆出於作者一人之手,兩者相互補充,緊密結合,圖像就能填補文字沒有說出的事。好比畫面角落裡天上的烏雲、破碎的玻璃、鷹隼等等,暗藏著惘惘威脅;不斷出現的百合花、蜂巢外沿線、穀粒排列而成的六角星,則傳達了時空背景。低明度低彩度的背景,讓每一頁的人物成了畫面最大的亮點。灰暗的時代環境下有著最美麗的人物,蝴蝶頁的合照光彩照人,迥異於原本泛黃的照片。 作者說這本書有許多祕密層次,而對讀者來說,一次次的閱讀就像層層深入挖掘,能不斷發現新的意涵,帶來新的感悟。這不也正是我們面對兒童該有的態度?用心傾聽,耐心對待,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纖細和美好。 ( 2020年5月15日 1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