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399
0
0
0

台灣的後基因體時代 [電子書] : 新科技的典範轉移與挑戰 = Genomic Taiwan : shifting paradigms and challenges / 陳瑞麟等作 ; 蔡友月, 潘美玲, 陳宗文主編

館藏資訊

後基因體時代來臨
如何在科學vs.非科學、生物vs.社會文化中找到平衡?二十一世紀隨著分子生物學驚人的發展,基因工程的進展觸及了「什麼是生命」人類存在的論辯,2003年4月人類基因定序宣布完成後,正式進入本書所謂的「後基因體時代」,全球生物醫學競爭,成為各國搶進未來先機的關鍵。本書強調台灣「後基因體時代」來臨,所面臨的基因知識典範、技術實作、媒體再現與倫理、法律和社會(Ethical, Legal and Social Issues, ELSI)的問題。全書共分為四個單元,分別為「生物學典範的轉移」,「基因科技的眾生相」,「族群、國家基因資料庫與治理」,「基因、媒體與公眾溝通」,各章內容包括「基因」概念多樣性的歷史演化,精準醫療背後「不精準」的科學邏輯,台灣產前篩檢技術、疫苗發展、基因疾病檢測、族群溯源研究、客家族群與台灣人體資料庫等各種在地的發展,以及隱私權、基因資訊的規範、基因的媒體再現、社會信任與民主治理的問題。全書匯集自然與人文社會科學等跨領域的作者群,強調台灣基因科技所衍生的未來風險與不確定,必須發展因地制宜的創新治理想像,研究者不應該落入科學vs.非科學、生物vs.社會文化等二元對立的單一解釋圈套,而應採取跨學科、多元整合的方式,尋求全球化與在地性溝通、協商與合作的基礎。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主編──
蔡友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研院人文講座師資,曾任美國哈佛醫學院醫學社會學系研究人員、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科學研究中心與社會系博士後、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系Fulbright資深訪問學者。目前研究關注Taiwan Biobank、台灣原住民基因與認同政治、台灣溯源基因檢測公司的受試者等等。著有《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與學界友人主編《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潘美玲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博士。目前兼任國立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曾擔任交大STS中心執行委員,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訪問學人。專長學術領域為經濟社會學與發展社會學,長期關注產業全球化與社會制度的關聯與社會後果,近年來進行有關移民與難民的求生策略與族群經濟研究與比較,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新近加入台灣客家基因溯源的跨領域研究。陳宗文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院社會學博士、政治大學科技管理博士、交通大學電子碩士、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結構生物學碩士,研究領域涵蓋科技、經濟和創新社會學,關心生醫、資通和無形科技在現代社會中透過不同的媒介、以不同的形式發生在生命治理層次上的諸般現象。曾經出版多篇以疫苗為主題,探討其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和採用治理等相關議題之學術論文。作者群──(按姓氏筆劃順序)
李宛儒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林筱芸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洪意凌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施麗雯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
徐美苓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特聘教授
陳宗文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陳瑞麟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陳堯峰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副教授
張耀懋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長暨台北醫學大學衛生政策中心、醫管系副教授
張兆恬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
雷文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公共衛生暨醫學人文學科副教授
楊倍昌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蔡友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劉宏恩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副教授
潘美玲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