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31
0
0
0

民主政治原理 [電子資源] / 陳安著

  • 作者: 陳安
  • 其他作者:
  • 出版: 新北市 : 聯經 2024
  • 主題: 民主政治 , 政治思想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570873207
  • URL: udn讀書館
    電子書(校外)
  • 一般註:資料形式: 文字 檢索形式: 電子書服務平台 含參考書目及索引 2025年購入UDN中文電子書(附設)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0317990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民主政治原理》試圖在對民主歷史文獻的批判,與對民主政治實踐的案例分析基礎上,闡述陳安教授身為一名學者的學術觀點與政治理念。本書的討論與分析力圖保持學術客觀性,遵循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所闡明的全部論點均基於這一不言而喻的真理,即只有自由–民主制度(liberal democracy)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國家的穩定與强盛絕無可能長期建立在對人民的自由與政治權利的剝奪基礎上,只有政治民主,即人民的自我統治、自我管理,才是人類終極生存狀態。
全書分三卷、六個部分,共十九章。第一部分挑戰廣為流行的民主定義,即民主就是「人民的統治」。它指出「人民統治」乃一虛幻概念,它在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也永遠不可能出現。第二部分通過分析近代以來民主政治的演變、形式與內容,探討當代世界民主制度的運作機制。第三部分旨在解釋民主制度為何在運作過程中常異變為多數暴政或少數統治,建立在剝奪人民基本自由與政治權利基礎上的專制政權為何能長盛不衰。第四部分檢驗民主政治的社會經濟文化宗教基礎,民主與經濟制度、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因果關係,以及關於民主的種種悖論。第五部分追溯民主政治的歷史起源,透過比較近代西方國家通向民主化的不同道路,闡述自由國家如何向自由-共和國家轉變、並最終形成自由–民主國家的「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y)。第六部分集中於當代第三世界民主化的理論與實踐,討論新興民主國家的成功與失敗及其教訓。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陳安
1955年12月出生於江蘇南京市。新加坡國立大學榮譽院士,政治學教授。獲有法學碩士、文學碩士、哲學碩士,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先後分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柏克萊加州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從事研究與教學。
學術研究成果(均為單獨署名)包括英文專著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 in Rural China: Market, Finance,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Restructuring Political Power in China: Alliances and Opposition, 1978-1998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1999);英文論文見於世界一流學術刊物,包括Politics & Society、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Modern Asian Studies、China Quarterly、Modern China、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Journal of Democracy、Democratization、Journal of Communist Studies and Transition Politics等。早年在中國國家最高一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大量(中文)研究論文,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世界經濟與政治》、《世界經濟》、《西歐研究》等;並於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與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著作(合著)與譯著。在從語言學轉向政治學前,在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外國語》(1980年第4期)上發表關於英文語法結構轉換的學術論文。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