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資訊

作家吳鳴最新飲食札記!
──從家常菜裡找到煮食的樂趣,燉煮屬於自己的暖心食光──
煮食從爆香後的水先行,到起鍋前熗料酒,紅燒熗烏醋。
竈邊一碗水,油鹽醬醋酒,豐富了我的煮食人生,
任憑酸甜苦辣一路行去。──吳鳴
出身客家村的吳鳴,從小在竈邊長大,但自己動手煮食卻是在離家以後。
源於母親遠行時,未能與其好好告別,故試著以食物與其和解。
因懷念母親的手路菜,吳鳴開始試著煮食,學習當個好廚師。
從原本的有樣學樣,逐漸培養出對煮食的興趣,
從採買、備料、調理到上桌,多年來已摸索出一套獨特心法,
除了可用一種食材變化多樣料理,更可煮出一桌豐盛佳餚。
本書可說是一位業餘買菜煮飯工作者的日常食記,不以宴客大菜為主,
而是收錄各式日常膳食,旨在花不怎麼長的時間,煮一頓填飽肚子的餐食。
▍煮食沒有大訣竅,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最重要
•做一餐飯的搭配則需從心上化為在手上,要先想好三菜一湯、四菜一湯怎麼配,腦子裡先走過一遍,方能得心應手。
•將豬肺切成三份,一份放冷藏,兩份放冷凍,可以做三次鳳梨炒豬肺。
•做東坡肉或冬瓜封時,習慣加入雞腳數隻。雞腳的膠原蛋白可使肉塊油亮,賣相較佳。而雞腳吸收五花肉油質,軟嫩好吃。
•用米酒頭、食鹽、魚露、味醂醃漬過的魚,乾燥後醃料沁入魚身,使魚肉更為甘甜,美味尤勝乾煎。
一般粉絲煲食譜多用沙茶醬,偶然的意外,發現做粉絲煲可以用糯米椒醬代替,喜何如之。
國內名家一致推薦
曹銘宗│臺灣文史作家
郭銘哲∣《雄合味》、《雄好呷》作者
焦桐︱飲食文化專家
裴偉∣鏡週刊社長
鄭順聰∣臺文作家
韓良憶︱作家
──美味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好評推薦
吳鳴是史家/作家/買菜煮飯工作者,他的飲食書寫嚴謹而帶感情,有心法有實作,教人享受閱讀,歡喜煮食。──曹銘宗,臺灣文史作家
飛禽走獸、更迭瓜果,老師以食訴情,穿梭古今,島嶼眾生被料理得活色生香。這也是一個男人在廚房裡,甘願被整片的森林與海溫柔覆蓋後,以心肺話的心肺。──郭銘哲,《雄合味》、《雄好呷》作者
刀尖、舌尖、指尖,雕琢出這本烹調嘗味的博物誌;將廚具、食材、手藝分莖別類收藏好,執鏟追憶客家之美。且運其歷史學者之博聞強記,成此島嶼飲食四重奏,繁密精到,感情飽蘊。怎會有學者這麼懂生活?如此深諳島上眾味殊勝?以飲食作家之名,吳鳴《歡喜來煮食》史冊留名。──鄭順聰,臺文作家
吳鳴
本名彭明輝,臺灣花蓮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博士;現為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乞食講堂,調音弄律,歡喜煮食,書畫自娛。曾任雜誌、叢書與新聞編輯,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曾獲第五屆時報散文首獎;結集作品有《秋光拾得》、《秋光侘寂》、《湖邊的沈思》、《浮生逆旅》等。研究範圍為近、現代中國史學史,近年亦投注心力於當代臺灣史學研究與臺灣歷史教育;著有《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晚清的經世史學》等;曾撰寫國中教科書《認識臺灣.社會篇》(與林富士合寫)。
本書屬偶然戲筆,最初起於在網路社群媒體撰寫日常食記,而後積稿成書,誼屬食記。成稿後,以類相從,略加增補,並新寫數篇廚房用器與煮食基本功,方便讀者能輕鬆煮食,做出一頓暖心暖胃的餐食。
繪者簡介
唐偉德 Wade Tang
1975年生於屏東,現居新竹。目前為專職攝影師及自由畫家。喜歡旅遊與美食,希望將所看到的感動與品嚐的美味,透過畫筆將美好的回憶封存下來。未來,將持續在自己的路上,一步一步往前進!
FB:畫畫的阿德
IG:wade_sket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