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237
0
0
0

匱乏經濟學 [電子書] / 森迪爾.穆蘭納珊(Sendhil Mullainathan), 埃爾達.夏菲爾(Eldar Shafir)著 ; 謝樹寬譯

  • 作者: 穆蘭納珊 (Mullainathan, Sendhil)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Scarcity :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 為什麼擁有的老是比想要的少?面對匱乏感最強烈的時刻, 你該如何做聰明抉擇?
  • 出版: 臺北市 : 遠流 2020[民109]
  • 主題: 市場供需 , 決策管理
  • 版本:二版
  • ISBN: 9789573287698 (電子資源) 、 9573287692 (電子資源)
  • URL: 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
  • 一般註:教育部補助款 2020下Hyread電子書 資料型式 : 文字 檢索型式 : 電子書服務平台 電子書製作日期: 2020年4月20日 版權頁副題名: 為什麼擁有的老是比想要的少?面對匱乏感最強烈的時刻, 你該如何做聰明抉擇? 譯自: Scarcity :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0283146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國際知名經濟學者齊聲讚譽●
這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雖然這個問題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個匱乏感最為強烈的時代。在豐裕的物質之海,人類卻因匱乏而窒息。


在消費主義的邏輯下,供給被無限擴大,需求也被無限擴大,但是個人的資源並沒有相應提高,人的「匱乏感」因而大幅提昇。為了生產,人被無情地驅策,不斷提高產能;為了消費,人要賺更多的錢,去滿足需求與慾望。

人為何總在最後期限之前才把事情完成?貧困為何讓人難以脫身?組織企業為何陷入四處救火的困境?為錢發愁的人為何較難控制衝動?孤單的人為何不容易交到朋友?這些問題看似毫不相關,但是在背後,作者看到同樣的原因:人的生產力與消費力不斷受到剝削。換言之,人不斷處於匱乏之中。

匱乏不僅是一種現象與狀況,久而久之,它會改變心理機制,使得人進入「匱乏模式」,而以錯誤的方式回應,陷入惡性循環。

行為經濟學是認知心理學與經濟學的新領域,探討人在什麼認知之下做了什麼決定,不管是在臉書上按了「讚」,還是決定購買(或不買)某個東西,都有心理學的基礎,也有經濟學的意義。《匱乏經濟學》以行為經濟學的最新研究、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趣案例,提供了理解的新方式,也告訴個人與組織要如何管理匱乏。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森迪爾‧穆蘭納珊 Sendhil Mullainathan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曾獲頒麥克阿瑟「天才」獎,對於行為經濟學的著迷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並將行為經濟學應用在現實中,協助創立了非營利組織ideas42。工作之餘的嗜好包括打棒球、上Google瀏覽搜尋和修理古董濃縮咖啡機。
埃爾達‧夏菲爾 Eldar Shafir
出生在以色列,長居美國,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開設決策、認知科學與行為經濟學的課程。他是ideas42的共同創立者兼科學總監。
曾任判斷與決策學會會長(Society for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羅瑟‧塞吉基金會行為經濟學圓桌會議(Russell Sage Foundation Behavioral Economics Roundtable)成員,加拿大高等研究院(Canadi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Research)資深研究員。他也是美國白宮與財政部顧問。夏菲爾是古根漢獎學金得主,被《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 Magazine)選為二○一三年「全球百大思想人物」(100 Leading Global Thinkers)。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