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圖書館
381
0
0
0

明日家園 : 自然生態與進步價值的衝突與共存,一個農民作家對世代及家族之愛的沉思錄 / 詹姆士.瑞班克斯(James Rebanks)作 ; 翁尚均譯.

館藏資訊


融合田園地景之美及家族情感的悠遠頌歌
推動自然生態保護及永續議題之重磅巨作

細緻呈現鄉村家園及環境風光逐漸斑駁、褪色的過程,
卻在其中透露出屹立的希望及熱切的愛。

「我們的後代會如何評斷我們?他們會不會認定我們這一代常把一切事情都推向極端,世界在我們的手中開始崩解,而且勇氣太弱、智慧不足,只能逃避責任?還是會沐浴在我們種下橡樹的涼爽綠光中,並為我們感到驕傲,斷定我們是將事物從深淵中挽救回來的一代人,是敢於面對自身缺陷的一代人,是足以忽略彼此差異而願共同努力的一代人,是明智到足以看到生活不僅只於進店購物的一代人,更是能夠超越自我、建立了一個更美好,更公正之世界的一代人?」——詹姆士.瑞班克斯

詹姆士.瑞班克斯的家位於英國湖區,三代務農,農場擁有悠久歷史,儼然成為地區古老光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一塊塊草地、悠閒吃草的牛羊、引來許多蝴蝶和昆蟲聚集的灌木圍籬等。詹姆士承襲了祖父傳統的畜牧方式,但當他脫離年少歲月,真正繼承農場時,這樣的景象卻已經歷了巨大變遷——年輕男女離開土地奔向城市,石造的穀倉也已坍塌,天空中只剩零星的飛鳥,經濟型態的轉移已成為農民日常的艱難處境……

本書以家族三代的經歷和見聞,闡述世界各地鄉村景緻如何慢慢被推向崩解的歷程,然而,本書不全然是舊式農村生活與生態的輓歌,瑞班克斯對這種生活型態的熱愛及對環境的奉獻,讓人看見無畏的希望。他跟隨過去人們的智慧領導,竭盡所能復甦他擁有的家園土地,更渴望將這樣的美好流傳。

瑞班克斯在書中,以優美文筆描繪出一幅寧靜致遠的田園抒情畫,將童年時的田野風光及兒時回憶、鄉野農務學得的知識見聞訴諸筆下:他自幼跟著爺爺及父親整理農場,照顧牛羊,父親只喝自己親手從家中母牛擠出的奶水,食物也全是來自親手栽種的馬鈴薯和漿果。他從爺爺手裡認識各類植物及昆蟲的名字,更從土壤及大自然裡得到許多寶貴知識。

他們一家三代與自然環境及氣候搏鬥,卻敵不過經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爺爺最後一次將他抱著舉過肩去看鳥巢裡的幼鳥時,他感到爺爺的手在顫抖,一個時代也在無聲中悄然遠逝。在目睹時代悄然改變的路上,他說:「我的生活就是那趟路程的一面鏡子。那是進入荒野的路程,和潮流背道而馳的路程,我們踏著與現代相反的步伐,在最後一幅傳統的農業地景中前行。」隨後面臨父親的離世,他明白經營農場已是他必須一肩挑起的使命。

瑞班克斯在書中追憶三代人的生活,情真意切,讓人動容,更透過湖區見證的時代變遷反覆省思。祖父對於傳統價值的堅持,父親陷入經濟型態轉變的掙扎,傳承到他手中已是難以抗衡的時代巨流。一路走來,瑞班克斯堅信自然生態務必找出與未來共存之路。字裡行間有對於田野地景的憂慮,更有對遠景的期許。因為他明白,自己追尋的並非烏托邦的想像,更是單純且屬於全人類的棲息之地和遺產。

本書特色
●針對自然生態、環保議題、農業社會變遷及家族情感的跨領域書寫,面向豐富。
●文筆優美,情感真摯,是兼具情理的散文佳作。
●作者在英國號稱「最有名的農夫」,更被美國媒體稱為「英國農村的搖滾明星」。他積極運用網路社交平台經營農場事務,目前在推特擁有逾15萬粉絲。

/誠摯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序)
毛奇(飲食文化工作者)
古碧玲( 《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
朱慧芳(專欄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余宛如(桃園市政府資訊科技局局長)
余麗姿(農傳媒總編輯)
吳東傑(綠色陣線執行長)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前理事長、作家)
金欣儀(直接跟農夫買社會企業創辦人)
柯亞(「好食光Keya Jam」創辦人)
郭華仁(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種子學》作者)
楊馥如(飲食文化作家 )
賴青松(青松米.穀東俱樂部發起人)

/熱烈好評/ (依姓氏筆畫排序) 
在農業社會,讀書並接受更高的教育訓練是脫離原本勞動階級的方法。在這樣的背景下,得到名門學校學位還決定與農事牲畜牛羊為伍,作為人生的志業,顯得惹人注目。瑞班克斯出身英國湖區,自學出身,後來得到牛津大學的歷史碩士學位後,選擇回家繼承農場。每天與品種羊為伍的他,並沒有捨棄優雅精緻的文筆和精緻鍛鍊的腦袋思考,把務農心得撰寫成書。他的文筆有自然主義式的關懷,「寂靜的春天」式對自然環境平衡的思索,但也沒有忽略成為農人有家族傳承的因素,更有在商言商的實際經營技術。作者博學,「文青」入鄉,很快就發現尊重自然跟賺錢是一個要取捨的兩難,但過於工業化也無助於提高市場精緻價格,這是另外一個兩難。2000 年後,英語世界這種入鄉從農的選項,英國有瑞班克斯,美國有哈佛大學畢業與先生務農著有《我的耕食生活》的克婷.津寶( Kristin Kimball)。放到台灣,碩士青農入鄉最有名的非宜蘭深溝賴青松穀東俱樂部莫屬,勾起欲親土而不得的都市人無限嚮往。在高度資本主義化、商品化的二十一世紀,成為農人如何可能?脈絡雖然有差別,但頗能參照。而本書作者文筆優美,即便不去思考這些社會產業轉型大哉問,閱讀已能體會田園旖旎風光了。——毛奇(飲食文化工作者)

做一位農夫,瑞班克斯下筆若極富詩意與哲思的紀錄片導演,歸為「自然文學」的田園書寫一派也未遜風騷。他心知肚明打算走回舊路亟需時間、信心,盡全力使土地和生態系統再生。如何自如應付各種雪片飛來的帳單,還要照顧自家土地的生物多樣性,能否成功?也許瑞班克斯還會再以他的生花妙筆為我們寫下另一本書,敘說走在這條路的心路歷程與故事。——古碧玲( 《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

真是一本讀完還會想再讀一次,充滿智慧的好書!表面上講的是農業,但作者以優美清晰且溫柔的筆觸,將歷史、自然、工業發展、現代化等等龐大的系統,整編成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作者的第一手描述,深刻真實,值得所有關心環境與飲食的讀者,細細咀嚼。——朱慧芳(專欄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這是一部英國農夫家族三代的故事,以細膩散文描述四十年來的農村變遷,這也是臺灣農業正面臨的處境。傳統農耕帶給土地的負擔,農藥及化肥對環境的影響,瑞班克斯找到了解方,值得一讀。——余麗姿(農傳媒總編輯)

如果相信土壤有真理,你有多久沒有摸過土壤,踏進土壤了?農業和文化以土壤為根,當土壤消失,也許農業將會以另類方式呈現,但文化則會消失殆盡。——吳東傑(綠色陣線執行長)

作者歷經祖父的傳統畜牧與父親的近代企業式經營,終於選擇離開巴黎,回鄉務農,採用生態與農業並重的方式來過活。半農半文的他藉本書指出農業轉型的重點乃在農家與消費者的合力推動,其心路過程足供我國各界參考。——郭華仁(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種子學》作者)

作者生長於英格蘭一處傳統的畜牧農家,與祖父及父親共同勞動的經驗,為他留下身為農民的驕傲與守護土地的胸懷。他以生動筆觸寫下巨變時代下農業的樣貌,還有許許多多在土地上認真求生的農民心聲。儘管台灣與英國的農耕風貌截然不同,但渴望貼近土地生活的人們,心中確有相同的夢想。現代與傳統,變革與守舊,未必是二者選一的僵局,從作者選擇與生態共存的勇氣中,也看見台灣未來的可能性。相信所有對農業懷抱理想的朋友,都能從本書中得到珍貴的啟發。——賴青松(青松米.穀東俱樂部發起人)

得獎及推薦記錄
**已授英、日、韓、中、荷、德、挪、丹麥八國版權**
**2021年英國溫萊特(Wainwright Prize)自然寫作獎**
** 2021年歐威爾獎(Orwell Prize)政治寫作類初選**
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選書
觀察家報年度選書
每日郵報年度選書
電訊報年度選書
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新政治家年度選書
獨立報年度選書

★亞馬遜書店自然書寫、環境對話、家庭社群暢銷冠軍★

**媒體讚譽**

文筆優美,見解深刻,吸引著讀者,直到旅程結束……本書是對逝去傳統的哀悼,是對生活方式的頌揚,也提醒著我們,大自然易碎且終有盡時。瑞班克斯的書寫擲地有聲,值得關注。——《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當月選書 

感謝農業之神——瑞班克斯將其經歷以抒情之筆訴於書中,追溯了他家族土地上四十年三代人的農業因為規模、市場、方法和貿易規則所發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巨變,而這些變化也已經改變了全世界的農業景象。透過他動人的敘事文采,我們得以一同體驗那些深奧悠遠的生活,不僅共同欣賞他正在學習照料的綿羊和莊稼,也更學會感激那些鄉村間的野生動植物們。——《紐約時報》書評編輯選書(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Editor’s Choice)

瑞班克斯確實是一位珍稀的作者:身為一個湖區農民,他的家族在這片土地已耕種了六百年。他熱切地想挽救鄉村,其優雅的散文風格甚至能吸引最城市化的讀者。他對農耕土地和荒野景觀如何共存以及科技應如何被馴服等事物,都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又切合現實的建議。這是為我們所有人而寫的故事。——《倫敦標準晚報》二○二○年秋季選書

詹姆士.瑞班克斯擁有一雙敏銳的眼和一顆抒情的心。他的書是顛覆性的,揭露出現代農業殘酷且無視永續性的革命……但本書也呈現了令人鼓舞的一面:瑞班克斯堅持飼養壯健的賀德威克綿羊,同時繼續生產作物,並將麻鷸、蝴蝶以及土壤肥力帶回到他心愛的田野。對於我們這個時代而言,這本書確實至關重要。——《每日郵報》年度選書

本書足以稱為傑作。詹姆士.瑞班克斯家族在坎布里亞山上已開闢好幾世紀的田地上務農,他以實用、純淨、富有詩意且幾乎奇蹟般的文字描繪出其中細節,為我們敘述了如何在古老的生活方式裡繼續為生存及重生而奮鬥。這樣的傑作早該問世。——梅爾文.布瑞格(Melvyn Bragg),《新政治家》年度選書

抒情而富啟發性……城市居民及愛好鄉村者都會深受吸引。--《獨立報》非小說類年度選書

今年我最想塞入讀者手中的書非本書莫屬。這本書描述一個農業家族的三代成員,內容如此深思熟慮、引發共鳴……作者成功將整個英國農業和自然的現代史寫進了數百頁文體優美的篇幅裡,這是一顆閃耀動人的寶石。 ——安德魯.霍爾蓋特(Andrew Holgate),《星期日泰晤士報》自然書寫類年度選書

瑞班克斯在英格蘭湖區經營著家族農場,寫下了暢銷書《山牧之愛》,在本書中繼續展現了對田園環境的抒情愛戀,更就現代農業問題發表了雄辯觀點。——《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瑞班克斯畢生的農村時光讓本書具有絕對的說服力,字字句句鏗鏘無比。豐厚的文采更充分傳達出農村生活之美。——《明尼阿波里斯明星論壇報》(Minneapolis Star Tribune) 

情感豐沛,熱情十足……第一段就抓住讀者的眼睛。瑞班克斯為一個絕大多數人知之甚少的世界點燃了一抹光明。他是為了更健全的鄉野發聲,而不僅是紙上宣言。——《文學評論》雜誌(Literary Review)

一首獻給傳統農民和耕作方法的優美輓歌,……以可愛動人而又預警的方式,娓娓道出對這片土地及其歷史的自豪、希望和尊重。——《科克斯書評》星級評論(Kirkus Starred Review)

卓越而輝煌……精彩而細膩……雄辯滔滔且觸動人心,具說服力,充滿了愛的迫切感。——《星期日泰晤士報》

本書的力量不僅在於其內容熱情盈滿、說理通達或者論點條理分明,它的重要除了作者深刻的思慮,更因為他同時身在其中,親身經歷。這是一本及時而重要的書。 ——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讀來令人喜不自勝……瑞班克斯證明了寫作和農事可以是相輔相成的:在田野上長時間工作之餘,他還能寫出一本從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到作家溫德爾.貝瑞(Wendell Berry),延續田園文學傳統之書--布萊克.莫里森 (Blake Morrison),《衛報》

詹姆士.瑞班克斯以激烈且個人的筆觸道出了我們現今的耕作和飲食方式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修正這些問題。本書無疑是我心裡的年度選書。寫作的力道生猛無比,展示出好人即便無心也會對世界造成損害……本書傑出的原因並非獨特論點,而是講述的權利。他是個農民。許多以城鎮觀點寫作出來如夢幻般田野書籍截然不同,他記錄的是確鑿的事實,他管理著自己的土地,將自己的經歷如在熔爐淬煉點燃成為有力的散文。而這不僅僅是出於現實生活的論戰,同時也是一本充滿愛的書:關於他的祖父、孩子及他生活和耕種的湖區山谷……有些書會改變我們的世界。我希望這是其中一本。 ——朱利安.格洛弗(Julian Glover),《倫敦標準晚報》

本書是簡潔的農務回憶錄,也是環保的召集令。評斷公允,讓我落淚(兩次)。令我對農業有了新的認識,也令我感受到真正的希望。 ——梅麗莎.哈里森(Melissa Harrison),《新政治家年度選書》

我從未見過像詹姆士.瑞班克斯那樣能以雀躍心情在雨中巡視自家農場的人……瑞班克斯和家人的故事不但是英國往昔農業的故事,也反映出英國的農業未來可走之路。——凱特琳.莫蘭(Caitlin Moran),《泰晤士報》

雄心勃勃,文體圓熟……瑞班克斯辯才無礙,在泥濘和膽識交織而成的場景中,穿插著從維吉爾到經濟學家熊彼得(Schumpeter),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到溫德爾.貝瑞的名言……本書衷心為我們地景中失去的一切事物譜出輓歌,又對尚可復原的事物寫下激動人心的觀點,也為建構更美好的未來喊出集合令。——《金融時報》

這本關於農業之書讓我非常激動。瑞班克斯是一個真正在農地勤懇工作的農民,同時從維吉爾讀到熊彼特得,飽讀書籍。他非常詳細地點出當今問題所在及解決之道。——安德魯.馬爾(Andrew Marr),《旁觀者》(Spectator)

這首輓歌捕捉了英國農業的靈魂——從家庭至難以分割的土地……瑞班克斯的觀察充滿豐富細節。他以一種簡樸的寫作方式寫作隱藏了他的學識(有多少坎布里亞農民可以引用維吉爾的《農事詩》?),像是提及洛里.李(Laurie Lee)的《蘿西與蘋果酒》(Cider With Rosi)的段落……這是一本很棒的書。詹姆士.瑞班克斯用心寫作,而他的心都用在正確的地方。我們都該仔細聆聽。——《電訊報》 

本書是瑞班克斯的重磅之作,堪稱近年來數一數二引人入勝的回憶錄,講述了他是如何因為成長於湖區的祖父而愛上牧羊,卻又被父親的貧困和在澳大利亞的魔咒所說服:相信傳統農業應該採用現代技術包括殺蟲劑、化肥促使加速生長。他在其中明白「消費主義奴隸」犯下的錯誤,並記錄如何使他的土地恢復活力及健全生態的過程,他的書寫同時結合了詩人的熱情清晰和誠實者的精明良知。傳統的田園之作幾乎要退縮到訴諸想像的田園文學中,但這本書卻能指出關於環境非常現實的兩難困境。就像其他一流的著作那樣,這本書給你希望和新能量。——《衛報》

二十一世紀本土出品的《農事詩》(Georgics)。——《羅馬天主教會評論》(The Tablet)

寫出深植於湖區一座農場的辛勞和美感之書……本書細緻入微、誠實且充滿希望。必讀佳作。——《地理雜誌》

瑞班克斯形容自己為變色龍,在農民和作家的角色之間跳躍。他的最新著作展示了在兩者間轉換的才能,並且為農業的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熱情洋溢、文筆優美的論據。--《獨立報》

**佳評如潮**

優異而感人。——理查.費納根(Richard Flanagan),曼布克文學獎得主,《行過地獄之路》作者

一本稀罕而急迫需要的書……本書的美不僅在於文體,還在於其背後的東西:一種溫和而睿智的感性,寫出人類對土地那洋溢活力的熱忱,同時深刻體認到我們如何集體地、有系統地殘酷對待土地。詹姆士.瑞班克斯以優異的感性筆觸揭示了這種自相矛盾的情況。我們很幸運能擁有這樣的作家。——普立茲文學獎得主希沙姆.馬塔爾(Hisham Matar),《一分為二的童年》作者
 
這本書的出現太棒了,兇猛且溫柔,美麗動人。在深刻的個人書寫裡展現出全球性的意義。字裡行間充滿熱切的愛,關懷之情溢於言表,讓我在閱讀時不只一次熱淚盈眶。瑞班克斯以抒情且熾熱之筆,記錄了籠罩在我們與土地關係間的陰影,並告訴我們該如何重新面對、思考、聯繫、互動。發人深省、充滿急切,同時深深鼓舞人心、充滿希望。這本書和作者,都值得珍藏。——海倫.麥克唐納(Helen Macdonald),《鷹與心的追尋》(H  is for Hawk)作者

詹姆斯.瑞班克斯所講述關於自家農場的故事,可說是完美無比。是同類作品中最出色的。——作家溫德爾.貝瑞(Wendell Berry)

一本深切誠摯之作,也是一本勇於期待之書。 ——作家亞倫.貝奈(Alan Bennett)

一本對於農耕童年的生動回憶錄,也是對於幾乎要被消滅的傳統農業提出近似法庭式的辯護。我們這一代人非常幸運,擁有如此敏銳、雄辯和熱情的倡導者,對於未來從事農作和動物養育者如何為土地、土壤和人類的福祉提出真誠且更好的指引。我深深沉醉其中……我一開始閱讀就急著想一口氣讀完,我無法想像有誰能不和我一樣——菲利普.普爾曼(Philip Pullman),《黑暗元素三部曲:黃金羅盤、奧祕匕首、琥珀望遠鏡》作者

多麼棒的一本書:生動、熱情、急切,而且對自然世界的警覺和敬畏都令人深深折服。瑞班克斯指出,「如何耕種」這個問題,毫無疑問是人類在過度開發的地球上如何生存下去的關鍵。每個生產食物的人和消費食物的人,都該讀讀這本書。——作家菲利普.古列維奇(Philip Gourevitch)

我認為這是自己今年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也是近年來讀過數一數二重要的書。書中的主題是食物和農業,還有我們如何吃下口中的食物。作者的態度既推崇進步又緬懷過往,不高傲也不感傷,書寫關於家庭和傳統,時間的流逝,以及改變是如何難以避免。文筆優美。他深思熟慮的聲音值得聆聽。但最重要的是,這本書中有一個安靜卻有力的主旨,訴說著關於我們目前在農業、購物、食物和飲食方面的做法缺乏永續性,並且正在摧毀我們的田地和土壤——而這正是文明賴以建立的基礎。每位政策制定者、政治家、農民、消費者甚至任何吃過食物的人,都應該閱讀本書。這本書讓我因身為英國人而感自豪,同時也為我們所處的現狀感到難過,並希望我們仍能改變。 ——作家亞當.拉塞福(Adam Rutherford)

我們這時代數一數二重要的著作。任何關心土地的人——實際上,任何購買食物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作者以謙遜和優雅的筆觸講述了三代人務農的故事(我們哪裡出了問題、我們該以何種方式加以改變),我們正處於革命的最前線。本書將成為拯救我們土地的指引。——作家伊莎貝拉.翠伊(Isabella Tree)

瑞班克斯是一位極具天賦的學生,向大自然之母和傳承幾世代的農民學習了這麼多。這本精彩而及時的書,記錄了一位農民為保護家庭、土地、動物和生態系統做出的終生努力。就像溫德爾.貝瑞一樣,他提醒了我們,去哪裡尋找值得認真付出的好工作。——作家尼克.奧弗曼(Nick Offerman)

詹姆斯士.瑞班克斯以洞察力、誠實和對土地根深蒂固的熱愛寫作。這本書發人深省,具有挑戰性,核心來自於一個關於家庭、故鄉和不斷變化之地景的故事,美麗細膩。——奈傑爾.斯萊特(Nigel Slater)

詹姆士.瑞班克斯結合了偉大小說家的描述能力與目睹世界改變之農民的務實智慧。這是一本有關土地的書,深刻而美麗,也教我們如何倚靠土地生活。——作家埃德.凱撒(Ed Caesar)

華麗而且令人驚訝,但最終呈現的希望卻又如此光彩奪目。一旦適應剛開頭的陌生感,這本書將引領你進入奇妙的天地。 ——珀拉.霍金斯(Paula Hawkins),《列車上的女孩》作者

感人肺腑,發人深省,文筆優美。——詹姆斯.霍蘭德(James Holland)

詹姆士.瑞班克斯是一位優雅的作家,他以獨特的方式描述了世界各地農民目前面臨的挑戰。這本書讀起來很愉快,也很感人,是每個公民都應該閱讀的書。——帕特里克.霍爾登(Patrick Holden),永續食品信託基金創辦人(Founder of the Sustainable Food Trust)

一本優雅而重要的書。——珊蒂.瓊斯(Sadie Jones),《被放逐的孩子》作者

本書是一件藝術品。讀來極受滋養,且能獲得基礎知識……這本勇敢而優美的書能啟發感性、建構知性。——簡.克拉克(Jane Clarke),《樹倒下時》(When the Tree Falls,暫譯)作者

農務工作,幾乎與任何工作都不一樣,與許多複雜的脈絡交纏在一起,而瑞班克斯在自己的故事中如此巧妙地捕捉到了這些脈絡:家庭壓力以及忠誠、自我、孤獨,外加一種特殊的同儕壓力……這是幾十年來(甚至可能是我們這一世代)所出版關於我們農村的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作家莎拉.蘭福德(Sarah Langford)

在他以進步和共生的方式為農地進行長期(良好)搏鬥的同時,也以優美的寫作和男人的情感呈現出充滿詩意且有力的思辨之作。一本急切而重要之書。——羅伯.考文(Rob Cowen),《共同點》(Common Ground,暫譯)作者

詹姆士.瑞班克斯以無比的真情和雄辯的文采,描述出湖區農民的生活。——湯姆.福特(Tom Fort),《投下陰影》(Casting Shadows,暫譯)的作者

生動、通俗易懂、鼓舞人心,故事圍繞在一個人創新的土地倫理觀及現代對舊日生活的欣賞眼光。對於任何一個需要咀嚼食物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本重要的書。——凱瑟琳.奧爾托(Kathryn Aalto),《書寫荒野》(Writing Wild,暫譯)作者

一部極富感染力、抒情、以個人歷史完成的作品,傳達了湖區消逝景觀的獨特的美感,也同時記錄了工業化農耕方式造成的破壞。透過詹姆士.瑞班克斯不同身分(先是孫子、兒子,後是父親)的眼光,我們目睹了傳統農業悲慘的衰落,並了解我們現在必須採取何種措施才能令其重生。這本書喚起讀者對過去和現在英國地景的注意,重要性堪比《蘿西與蘋果酒》(Cider With Rosie)。 ——喬安娜.布萊斯曼(Joanna Blythman),《吃》(What to eat,暫譯)

這是一本精彩、人性化的書,作者曾目睹許多東西從自家土地消失,如今設法要找回一切、重歸正軌……任何希望恢復自然世界感興趣的人,都應該閱讀本書,讓人感動,啟迪人心。——貝奈迪克特.麥克唐納(Benedict Macdonald),《鳥類復育》(Rebirding,暫譯)作者

才華橫溢……如此及時。文筆優美,充滿美好回憶,以及對農業神話的透徹分析。——琳達.李爾(Linda Lear),《迷失的森林》(Lost Woods,暫譯)作者

充滿強烈的感觸與憤怒,卻也充滿希望,每種情感都同時匯集清晰而複雜的眼光於其中。作者身為農民,深入描述英國農業發生的各種事物。每個對食物感興趣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引人入勝、內容豐富、感人至深的書——作家珍妮.林福德(Jenny Linford)

強大、重要,配得上每一個讚譽。——作家雷諾.溫(Raynor Winn)

這本書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讓我感到興奮和樂觀,作者以無礙的文思簡潔地道出了我一直在思考和感受的事情……這不僅是一本好看的書,而且是如此重要,如此逢時、精彩、發人深省又振作人心的讀物。 ——作家凱特.亨伯(Kate Humble)

瑞班克斯以抒情的文筆寫出那段他在湖區農場度過童年的故事,而湖區也因本書聲名大噪;他講述自己如何從父親和祖父那裡明瞭畜牧業和社區的大小事,以及掌握大地的節奏。……他的文字浪漫得恰如其分,這是一種高度的評價……瑞班克斯顯然是個奇妙的人,也是一位出色的作家。 ——作家查爾斯.福斯特(Charles Foster)

**讀者好評**

這本回憶錄雖是散文體,然而詩意十足,動人心魄。詹姆士在自己那位於伊甸谷(Eden Valley)的坎布里亞農場(Cumbrian farm)中抱著懷舊之情回首往事。他坐在祖父的曳引機後面,以如今被認為效率不高的古老傳統方式耕作,海鷗在四周盤旋,激動的尖叫聲劃過空中。工作完成了,他頂著百萬顆閃亮星星的深藍色夜幕回家了。作者的祖父極其關心那片土地,直到去世前都表現出堅持傳統耕作方式的決心,讀者很難不為他感到深切的悲傷。但是後代最終還是必須接受變革、接受現代化以圖生存,然而,家庭生活、農村社區、動物和自然又須為此付出何種代價呢?詹姆斯的祖父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祖父以不損害耕種質量或破壞環境的方式向他傳授耕種土地所需的一切知識。作者也以深刻的愛意追憶他的祖母,因為她在廚房裡辛苦勞作、照顧一家子人、始終忙著備餐、燒烤食物、做果醬,使讀者被一種親切的回憶所吸引。讀者很容易分享他的懷舊之情,整個農村經歷都能讓人感動。本人對這本書有很多偏好,尤其是作者對耕種土地的熱情,而他使用的農法也使授粉媒介的蜜蜂、鳥類和甲蟲得以繁衍。為了使自然系統達到平衡,建立永續性的、尊重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功能的新經濟體系乃是至關重要的事。這是一本令人著迷又非常具啟發性的回憶錄,講述三代人之間農事轉變的過程。詹姆士不斷面臨一些嚴重的問題和疑慮,他仔細分析自己認定的問題癥結,以確保自己的孩子未來在財務和生態上都可持續發展下去。如果你有機會閱讀本書,請仔細品賞,因為該書涵蓋了我們大家都需要承認的一些嚴重問題,更因為作者對土地的熱情洋溢在每一頁上。——英國讀者Maureen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詹姆士・瑞班克斯(James Rebanks)
瑞班克斯在英格蘭北部湖區經營農場,家族在當地從事農牧已超過六百年。首本著作《山牧之愛》(The Shepherd's Life)暢銷18國語言,贏得2015年雷克蘭年度圖書獎(The Lakeland District Book of the Year),入圍溫萊特獎(The Wainwright Prize)及翁達傑獎(The Ondaatje Prize)決選。本書為最新作品,出版後旋即登上英國亞馬遜書店暢銷榜首,入圍翁達傑獎決選,Rathbones Folio獎及歐威爾獎政治寫作(Orwell Prize for Political Writing)初選,並勇奪2021年溫萊特自然寫作獎。
本書在美出版後,瑞班克斯被美國媒體稱為「英國鄉村的搖滾明星」。他也常在推特(twitter)分享自己的山居牧羊生活,擁有逾15萬名粉絲,享有「推特第一牧羊人」的美譽,推特帳號:James Rebanks@herdyshepherd1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