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
0
0
0
口袋裡的家國 [電子書] : 歌曲.郵票.錢幣中的國族認同 / 麥留芳著
- 作者: 麥留芳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歌曲.郵票.錢幣中的國族認同
- 知識叢書 ;
- 出版: 臺北市 : 時報文化 2021[民110]
- 叢書名: 知識叢書 ;1094
- 主題: 國家認同 , 國族認同 , 中國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571385198 (電子資源): NT320
- URL:
點擊此處查看華藝電子書
- 一般註:2022年逢甲聯盟iRead eBook華藝電子書 檢索形式:電子書服務平台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299723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在口袋裡流轉的中國近代史與國族認同
社會認同是社群裡一種無可避免的歸屬或分類感受,國家、族群的認同乃是兩大普遍例子。但認同有真實的,亦有虛擬或想像的。國、族大都以旗幟、徽章、鳥獸、人物之類作為象徵符號或標誌。但它們並不是隨時隨地,或無緣無故就能被啟動的。擬啟動這些標誌而生情,就得透過某些機制的運作。其中比較有效的機制乃是歌曲、郵票、錢幣。
歌曲、郵票和錢幣在本質上雖然風馬牛不相及,卻具有共同的內涵和功能:首先,它們都與中國近代史的脈絡密不可分;其次,它們都具有迅速流通與傳播的特性。一百多年來,中國歷經朝代更替、軍閥割據、日本侵華、國共內戰等重大事件,遍布各地、尚孕育著臍帶文化的華人,如何在割裂的歷史與土地上形塑其國族認同?在中國近代史兼華僑研究之領域裡,麥留芳的《口袋裡的家國:歌曲、郵票、錢幣中的國族認同》另闢蹊徑,將視野聚焦於愛國歌曲、孫像與烈士郵票,以及藕斷絲連的孫像錢幣上,深入探索它們得以成為建構國族認同與想像機制的關鍵歷史。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麥留芳
出生並就讀於馬來亞,新加坡公民。中學畢業後負笈臺灣與加拿大。在近乎半個世紀的教學與研究生涯中,足跡主要遍及新加坡、臺灣、香港、北京和廣州,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講師、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等。學術性著述多涉及華人/華僑的臍帶文化、方言群與幫會的組織,以及東南亞馬來伊斯蘭命名制度。學術著作有《方言群認同》、《個體與集體犯罪》、《島嶼東南亞人名與稱謂》、《虛擬認同:早期馬來亞華人的愛國歌曲》、《百年虛擬幫會》、《星馬華人私會黨的研究》等。在文藝寫作方面,中學時代勤於新詩及散文創作,《鳥的戀情》的出版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寫照。教學初期也嘗試過撰寫星馬社會評論,《流放集》反映出那時段的心態。從中研院和清華退休後,尤其是往後在新加坡華裔館的自在歲月裡,返回馬華文壇重作馮婦。《鳥語鳥話》和《與智者和愚者同行》便是這時段的文學作品。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