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教你快速悟出成功之道 [電子書] / 洛克菲勒編著.
- 作者: 洛克菲勒 (Rockefeller, John. D.)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心理勵志叢書 ;
- 出版: 臺北市 : 德威國際文化 2024[民113].
- 叢書名: 心理勵志叢書 ;Z059
- 主題: 自我實現 , 成功法
- ISBN: 9786267278147 (電子資源): NT280
- URL:
電子書校內
- 一般註:資料形式:文字 檢索形式:電子書服務平台 2025購入華藝電子書(附設) 系統需求:網頁瀏覽器或iRead eBook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319280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多年來我一直在研讀布朗·蘭登的思想,並將他所悟出的這一成功之道應用到實踐中。我還接觸過許多在布朗·蘭登的幫助下實現其夢想的領導者,他們所擁有的夢想有些是高尚的追求;有些則是關於生活中瑣碎的事情,諸如俸祿問題,他們希望透過這一成功之道在短期內將俸祿由原來的薪資漲了幾倍。 和普通人一樣,布朗·蘭登也有自己的習慣愛好,但不為外人所知。比如,他從不在臨睡前讀成功的任何書籍。他說:「如果我臨睡前讀了關於成功的書,我的思想會不得安寧,晚上我會做噩夢;但是,如果我臨睡前讀一些奇異的東西,我的靈魂又會久久不能平靜,整晚我都在進行自我反省。」 由此,他經常會有一種「大清掃」的衝動。現在,他經常拜訪的幾位密友最無法忍受的事情就是他每次到訪都會忍不住去清理人家的地下室或者閣樓。他要把東西都整理乾淨,這是他內心抑制不住的衝動,是與生俱來的。 年幼時,他就經常整理他的遊戲室,而不是喜歡玩玩具。五歲時,他甚至因為保姆不讓他擦廚房的地板而異常憤怒,而後離家出走。 年少時,他就身患殘疾。在常人看來,這種生理上的殘疾是無法逾越的障礙。但是,他卻堅強的活了下來,並且拼命的工作,他的生命中充滿了勃勃生機。 他曾經與海倫· 威爾曼斯、艾迪女士、斯托海姆博士等人合作,在他的影響下,這些人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到了今天,在幾年的交往中我發現,他經常一天工作長達二十個小時。他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充滿了樂趣,因為他熱愛生活也熱愛工作。或許你我都不希望如此工作,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工作方式可以讓人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別人可以洞察生活,我們也可以做到。 他所鍾情的娛樂方式是繪畫。通常工作十八到二十個小時之後,他會在睡前抽出一段時間作畫,以此作為消遣。他的作畫速度也是異常驚人的。 他廢寢忘食地工作,成就非凡。其所做之事,所做文章皆為原創。他的思想甚為超前,後人難以企及。二十幾年前,他就曾經撰寫文章,提出了各種維生素的價值。 但是直到現在醫學界才接受了這一觀點;大約三十年前,他證明了腹腔神經叢是人的第二大腦的觀點,當時生物學家們都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但現在這一觀點已被廣泛接受;十七年前,他發現音調通常是呈拋物線形分佈的,這一發現現在被工程師廣泛應用;近幾年,他又提議建立一個新的社會學科,這一想法被法國保守學派稱為「劃時代的構想」。 他是第一個創立了一種凝聚了音樂、文學、繪畫、雕刻和建築方面精華的社會科學的人;第一個發現條件反射的人;也是第一個證明意識機能可以改變大腦結構這一想法的人。 本書中的思想值得我們細細琢磨。哲人們經過了幾個世紀找到了萬物同體的基礎。很顯然,布朗· 蘭登的畢生目標之一就是將這一基礎呈現給眾人。他並沒有完全的把握可以使世人意識到這一思想的存在,但至少他可以透過他的著作讓我們更加懂得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統一性,而不是之前人們所理解的那樣。有了這種萬物統一的思想做基礎,我們的信仰更加堅定,我們更有信心去實現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