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圖書館
240
2
0
0

石頭記 : 一位人類學家關於沉積、斷裂和失落的遐想 / 修.萊佛士(Hugh Raffles)作; 伍啟鴻譯.

館藏資訊

石頭沒有生命,但會生長,他們說了什麼? 包容悲傷和形成岩石都需要時間, 記憶和地層都是層層堆疊,間或被不連續面中斷。 結合個人記憶、地質學、人類學、歷史學、遊記、親身訪談, 這是一本既私人又公眾的悼亡書。 --榮獲J.I. Staley 人類學著作獎-- 作者的親密家人接續過世,令他直撞生命的斷裂,這種戛然而止的不連續,呼應著地質學裡的不整合斷面。愛石成癡的作者,展開如同朝聖般的生命遐想之旅,他行過北極圈現地考察,在「無言」的岩石世界,讀出被歷史遺忘的人群和生物,也在個人生命經驗裡提煉令人玩味的哲思。 走過格陵蘭、冰島、蘇格蘭諸離島等地,作者透過六種岩礦(大理石、砂岩、片麻岩、磁鐵礦、鯨脂石、鐵),呈現人類與周遭環境互動的歷史,提出具批判性的自然史。大理石與城市紋理,砂岩和巨石陣,片麻岩和神聖崇拜,磁鐵礦和火山災難,鯨脂石和捕鯨業,鐵和伊努特人,岩層與故事會隱沒,但「岩脈的露頭」和證據會幫助我們尋找消失的曾經。 身為人類學家,每一則紀事都親臨現場,不論觀察、訪談或與當地人實際相處,除此之外,還運用地質學、古生物學、歷史文獻和遊記挖掘歷史縱深。六種岩石、六個故事,在看似世界盡頭的北極圈周邊發生,但端視你從哪裡觀看,反而那有可能才是世界中心,例如:冷戰時,北極圈是各國勢力交鋒的熱區。作者還引領我們探尋幾個主題,像是人類的信仰、走入當代時間的原住民、大航海時代對未知的探險、捕鯨業如何影響自然環境等。每次消失和每段遺落都形成了我們的此時此刻。 不論是因為瘋狂捕鯨時代而誕生的人造石「鯨脂石」,或者西方白人覬覦伊努特人秘密隱藏的「隕石」,或者納粹集中營為軍事產業「雲母片」而強迫人們勞動……岩石看似堅硬,但岩石背後是一個又一個不同角度和版本的故事,頓時把我們從堅硬的基礎拋向各種可能的詮釋。岩石看似無生命,但它的形成和運用,卻與人類的存在樣態息息相關。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修・萊佛士 Hugh Raffles   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研究博士學位,曾經當過計程車司機、清潔工,目前任教於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人類學系。他致力探索人、動物和無生物之間的關係。其《昆蟲誌》榮獲「The Society for Humanistic Anthropology」所頒發的特別獎,而繁體中文版榮獲Openbook年度好書。另外著有In Amazonia: A Natural History,也榮獲許多獎項。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