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119
0
0
0

21世紀諾貝爾化學獎. [電子書] = Nobel Prizes in chemistry 2001-2021 / 2001-2021 科學月刊著

  • 作者: 科學月刊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二十一世紀諾貝爾化學獎
    • Nobel Prizes in chemistry 2001-2021
  • 出版: [新北市] : 遠足文化 2022[民111]
  • 主題: 化學 , 諾貝爾獎 , 傳記
  • 版本:[初版]
  • ISBN: 9786269580552 、 9786269580576 (PDF) 、 9786269597680 (EPUB)
  • URL: 2023 TAEBDC 電子書
    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
  • 一般註:檢索形式:電子書服務平台 112年度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採購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0305328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化學獎看起來越來越像生醫獎,又有什麼不可?從塑料的發展,到尼龍、防水衣服,再到液晶顯示器,甚至新冠疫苗的研發生活上的應用無所不在,能領悟其中奧妙的諾貝爾化學。每個世代的得獎者皆有其特色,反映著近代化學的歷史和演進。進入21世紀之後的諾貝爾化學得主,女性表現的越發出色,並與物理學、生物學進行大融通。他們以先驅角色,引領科學不斷朝向知識的邊界前進。◎本世紀諾貝爾化學獎的二、三事•諾貝爾化學獎近來多頒給生物學家,這是怎麼回事?•回應本世紀能源減碳重大課題,2019年化學獎肯定了新型電池的研究。•第一個獲批轉的mRNA疫苗,背後竟是化工製程和生命知識的結合。•研究水母為何發光,卻開創了疾病治療的新頁!‧諾貝爾化學獎史上7名女性得主中,21世紀就佔了4名!‧2014年光學解析度大突破,顯微鏡成為顯「奈」鏡了。每年10月諾貝爾獎頒布,總在媒體和學界引來話題,從獲獎人的國家、背景、學術經歷和奮鬥歷程,到得獎感言和頒獎花絮,誠然是全球學界每年最大的盛事,因為它代表得主在科學成就的巔峰,也能展現出科學發展的最新趨勢。 《21世紀諾貝爾化學獎2001-2022》集結《科學月刊》每年在諾貝爾獎得主公布後,邀請國內同領域的專家,分析該年各個得主生平事蹟和得獎領域,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和說明,讓讀者瞭解化學研究的最新景況,前瞻地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的前景。在最近的過去,諾貝爾化學獎有時表彰了科學家在化學方面的影響,但更多時候是表其彰對生命科學的影響。這些反映一個現實:化學獎越來越移向生命科學領域。事實上,本來,生命科學的研究就一直是化學家著迷的問題。而化學也可以被視為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因為它是對物質的研究,分析其結構、性質和變化,以瞭解它們在化學反應中發生了什麼事。這都促成了物理、化學與生物學的大融通。其中一例是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由化學家惠廷翰(M. Stanley Whittingham)、吉野彰(Akira Yoshino)和固態物理學家古迪納夫(John B . Goodenough)三位獲獎,得獎原因是「對鋰離子電池發展」的重大貢獻,如今電池發展是本世紀能源減碳重大課題。因此化學在一個全科大學出現在大部分的科技領域,包括工、農、醫、生命科學院。另一例是2018諾貝爾化學獎――化學中的演化與革命。Caltech化學系的阿諾德(Frances Arnold)反向利用生物演化的概念,開發叫做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