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生命之聲 [電子書] : 用數位科技打開我們的耳朵與心, 深度聆聽自然, 重啟與大地的連結 / 凱倫.巴克(Karen Bakker)著 ; 楊詠翔譯
- 作者: 巴克 (Bakker, Karen)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The sounds of life : how digital technology is bring us closer to the worlds of animals and plants.
- 用數位科技打開我們的耳朵與心, 深度聆聽自然, 重啟與大地的連結
- 用數位科技打開我們的耳朵與心深度聆聽自然重啟與大地的連結
- 出版: 臺北市 : 日出出版 :大雁文化發行 2023[民112]
- 主題: 聲音 , 聲學 , 生物聲學
- 版本:初版
- ISBN: 9786267261897 (EPUB)電子資源) 、 6267261891 (EPUB)電子資源) 、 9786267261705 (電子資源) 、 6267261700 (電子資源)
- URL:
點擊此處查看hyread電子書
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校外)
- 一般註:2024上Hyread電子書 教育部補助款 資料型式: 文字 檢索型式: 電子書服務平台 附錄: 1, 如何開始傾聽--2, 延伸閱讀--3, 生物聲學及生態聲學研究概覽 譯自: The sounds of life : how digital technology is bring us closer to the worlds of animals and plants 含參考書目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309122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2023年鸚鵡螺圖書獎(Nautilus Book Awards)動物與自然類金獎 ★《自然》、《新科學人》、《科學》一致好評 數位生物聲學技術與古老知識的美妙結合, 展示鯨魚、大象、烏龜、蜜蜂、珊瑚、花與樹所發出的驚人聲響與意涵, 在這場關於自然界聲響這個隱密領域最優美動人的驚奇旅程中, 深化對生命韻律的理解,永遠改變你傾聽世界的方式。 海龜幼龜會透過龜殼呼喚彼此,協調出生的時刻; 植物在脫水或遭遇危險時,會發出一種獨特的超音波聲響; 花朵在聽得到蜜蜂嗡嗡嗡時,會開始分泌香甜的花蜜…… 自然界充滿了奇妙的對話, 許多超出了人類的聽覺範圍, 從老鼠、蛾、蝙蝠、甲蟲與鯨魚,到玉米、樹木和珊瑚, 都能發出人類無法察覺的超音波。 科學家透過數位科技發現了這些驚人的聲音, 展示非人生物之間活力充沛的交流, 也大幅提升了我們監測生物、生態系統、環境變遷的能力, 甚至運用這些聲音來保育、甚至復育諸多物種。 巴克博士以敏銳而詩意的筆觸, 將生物聲學、生態聲學等科學與傳統知識相結合, 分享關於非人類生物聲響迷人且令人驚訝的故事: 鯨魚如何透過位於海面下約800公尺處的SOFAR通道, 與數百甚至數千公里遠的同類溝通; 大象在遇到人類或蜜蜂威脅時,會發出不同的警告聲音; 母龜會持續呼喚幼龜,引領牠們進入水中; 魚苗能聽見並回應健康的珊瑚礁所發出的聲響,前往棲息; 豌豆的根部可以偵測到流水的聲音,並且會朝該方向生長。 你也將看見科學家如何利用聲音來保護和復育大堡礁、北極和亞馬遜的瀕危物種; 噪音對動植物有哪些驚人影響; 大自然的聲音可以用來恢復動植物的健康,包括人類; 人工智慧如何解碼非人類聲音,建立東非大象和抹香鯨語言詞典。 在數位科技的幫助下, 我們得以突破自身的感官限制, 傾聽、觀察、分析與理解生物的聲音, 加深共榮及親密感,恢復我們與自然的連結。 【各界盛譽】 古碧玲(字耕農) 余家斌(台大森林環資系副教授、台大實驗林副處長、傅爾布萊特哈佛訪問學者) 李偉文(作家、環保志工) 李惠貞(獨角獸計劃創辦人) 范欽慧(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 「精心研究、精采呈現……該領域第一本以非專家也能理解的方式,整合如此多面向(的書籍),美妙地結合了動物生態學、實驗描述、未來主義、原住民知識的見證,就和該領域本身一樣跨科際。」——班傑明‧葛茲曼(Benjamin Gottseman),《科學》(Science)期刊 「巴克使用精鍊簡短的語句將學術研究呈現給讀者,並形成一個全面的整體敘述,她深厚的知識舉重若輕貫穿全書,你永遠不會感到難以吸收。」——克里斯‧史托克—沃克(Chris Stokel-Walker),《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 「在這本文筆優美的著作中,凱倫‧巴克將能夠揭露這類聲響的數位科技與顯微鏡為視覺帶來的效果比擬。透過拓展我們的聽力,這些科技讓我們能夠遇見『世界各地及遍布生命之樹上上下下的各種新音景』。」——安德魯‧羅賓森(Andrew Robinson),《自然》(Nature)期刊 「文筆無懈可擊、研究紮實可靠、絕對引人入勝……在本書艱難的科學敘述之間及周遭,作者編進了易於理解又溫暖的人文敘述,比如一名垂死男子在最後一趟出海時,才第一次發覺鯨群其實會彼此溝通的故事。因此,本書充滿了某種野性又精彩的魅力,使得讀者無論是否擁有科學背景或興趣,都同樣能夠好好享受。」 ——「上癮讀者書評網」(Compulsive Reader) 「本書完美調和了有關生命之聲的古老智慧及當代研究,巴克以清晰又引人入勝的文筆,揭示原住民知識是如何與尖端的科學研究融合,以便深化我們對於生命韻律的理解。如果鯨魚、魚、蝙蝠、烏龜、植物、蜜蜂可以寫推薦文,那我覺得牠們一定也會高度推薦這本書。」——約翰‧巴洛斯(John Borrows),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 「本書迷人又及時,充滿各種令人驚艷、大開眼界(以及耳界?)的發現與故事。」——希拉蕊‧蘭姆(Hilary Lamb),《工程及科技》(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雜誌 「引人入勝的記錄,有關對聲學世界快速發展的理解,這顆星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這個世界中緊密連結。」——葛雷姆‧戈萊(Graeme Gourlay),《潛水雜誌》(DIVE Magazine) 「面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挑戰,我們能夠用數位科技來反擊嗎?本書帶給我們一份稀有的禮物:在環境陷入危急的時代,希望的存在。」——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天翻地覆》(This Changes Everything)作者 「文筆優美、研究透徹、真知灼見,擴展傾聽的美妙邀請。」——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傾聽地球之聲:生物學家帶你聽見生命的創意與斷裂,重拾人與萬物的連結》(Sounds Wild and Broken: Sonic Marvels, Evolution’s Creativity, and the Crisis of Sensory Extinction)作者 「整個世界都在溝通和歌唱,就連植物也是參與對話的一員,這本驚奇之書將永遠改變你傾聽世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會讓你變成一個更好的傾聽者。凱倫‧巴克的文筆和說故事技巧非常適合這個主題,其學養也無懈可擊。」——卡爾‧薩芬納(Carl Safina),《超越語言:動物的所思所感》(Beyond Words: What Animals Think and Feel,暫譯)、《成為野性》(Becoming Wild,暫譯)作者 「本書是首頌歌,致敬在我們腳下、藏在空中、潛在水下演奏的交響曲,以及穿過丘陵、山谷、森林朝我們而來的歌唱。來了解尖端科技如何傾聽我們的星球,並協助我們成為未來世代所需要的那種祖先。」——伊蓮‧烏巴莉霍羅(Éliane Ubalijoro),加拿大「未來地球」(Future Earth)組織全球中心總監 「巴克經過紮實研究的故事,展示了鯨群、象群、烏龜、珊瑚、植物、蜜蜂引人遐想的溝通風格,並藉足夠在乎,願意去傾聽的科學家之口述說。這些科學突破出現的時機,可說再好不過了……」——克莉絲托‧瓦斯奎茲(Krystal Vasquez),《山脈》(Sierra)雜誌 「自然愛好者會相當喜歡……記述新興科技如何讓我們進入一個非人聲響及對話的新世界。」——《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