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邐前行 [電子書] : 線上學習與臺灣高等教育的下一個十年 / 李威儀, 陳鏗任著
- 作者: 李威儀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線上學習與臺灣高等教育的下一個十年
- 線上學習與臺灣高等教育的下1個10年
- Tinkering toward cyber edutopia : the next decade of online learn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 教育通識系列
- 出版: 新竹市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2023[民112]
- 叢書名: 教育通識系列
- 主題: 數位學習 , 教育發展 , 高等教育 , 臺灣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5470838 (EPUB)電子資源) 、 9865470837 (EPUB)電子資源) 、 9789865470784 (電子資源) 、 9865470780 (電子資源)
- URL:
點擊此處查看hyread電子書
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校外)
- 一般註:2024上Hyread電子書 教育部補助款 資料型式: 文字 檢索型式: 電子書服務平台 封面英文題名: Tinkering toward cyber edutopia : the next decade of online learn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含參考書目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309653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最需要大膽嘗試的教學改革 2020 年新冠(COVID-19)疫情在全球爆發,迫使世界各國的校園必須關閉以阻斷疫情傳播,所幸因為線上平台、技術、人才等基礎建設漸臻成熟,使線上學習成為教育活動在社交距離限制之下的明燈。但,新冠疫情造成的「破壞性創新」加強了社會或學校對線上學習的接受度嗎?對抗疫情所帶來的線上學習「榮景」,讓教師或學生覺得更需要線上學習嗎? 不可否認,雖然線上學習已在臺灣發展超過二十年,但仍有許多人對線上學習存有誤解,像是誤以為其授課品質、師生專注程度與學習成效比實堂授課差,甚至以為學校採用線上教學只是為了節省成本等。這些誤解導致當新冠疫情發生、需全面改採線上學習時,不僅引發家長反彈,更甚是連校務行政與政府決策者也未能正確應對。 本書將回顧歐美、中國與臺灣的線上學習發展歷程,更將逐一深究並破解對線上教育的迷思,以具體的案例為佐證,說明線上學習為何該被重視?又該如何有效推動、落實,成為有助於新世紀教學、不可不重視的教學媒介。希望藉由本書的拋磚引玉,激起更多關注、討論或辯論,提供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學者,以及所有關心臺灣教育發展的人士更全方位的思考。 - 領航推薦 本書兼顧實務與學理,從了解過去、整理現狀到期望未來;從檢討政府法規、建議學校政策到指導課程經營,牽涉的層面相當廣泛。(曾志朗/中研院院士,曾任國立陽明大學校長、教育部部長) 可能唯有將線上學習更廣泛地融合到大學教學體系中,利用線上學習獨特的彈性優勢,方可能真正實現讓學生各自擁有更適性化學習路徑的理想。(林奇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新冠疫情過後,全球教師對線上學習的理解達到新的境界,臺灣線上學習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創下一個十年高峰,成為重要的議題。(張國恩/東海大學校長,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 - 本書特色 1. 補足臺灣少有完整討論線上學習發展論述,從基礎建設、政府政策、大學制度、線上學習生態、科技應用等多方面,盤整臺灣過去二十年的線上教學發展狀況。 1. 從實務與學理的觀點,對邁向2030年的臺灣高等教育線上學習提出具體建議。 1. 附臺灣數位學習發展的歷程年表,並對照國外重要時點背景介紹,呈現完整的數位學習發展脈絡。 - 作者簡介 李威儀 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電機博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高等教育開放資源研究中心主任。 李教授為臺灣最早在各大學間孕育開放教育運動及線上學習的主要推手,在其策劃下,國立交通大學於2007年成立華文世界第一個由大學主導的OCW網站;2013年,發起建構臺灣第一個MOOCs平臺──「ewant育網」開放教育平台,並於2012至2014年間擔任全球開放式課程聯盟理事,2016年榮獲全球開放教育聯盟「全球開放教育傑出領袖人物獎」。 陳鏗任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數理與科技教育博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高等教育開放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曾獲2016、2017年美國教育傳播與科技學會遠距學習期刊論文獎;陽明交大2016、2019年績效特優導師、2020年優良教學獎、2021年傑出教學獎、2020年臺灣開放式課程特優獎得主。曾任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數位校園中心教學設計與研究分析師、外語系兼任教師,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學習設計實驗室科技諮服員。2015年9月以科技部延攬特殊優秀人才返國服務,以育網為基地與名師 Barbara Oakley 跨國合作,將 Learning How To Learn 轉化為適合華人學子的磨課師「學習之道」系列課程,該課程已於各平台累積超過20萬人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