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82
0
0
0

八二華年 [電子書] / 曉風作

館藏資訊

★ 繼《麝過春山草自香》之後最新散文集。

張曉風最新散文集《八二華年》,以典雅的文字,堅毅溫婉的筆調,出入古今,書寫出一篇篇易讀易懂卻又雋永耐讀的散文。
寫人物,細膩的觀察與獨特的切入點,書寫出與眾不同的人物樣貌,彷若此人躍然紙上。從描摹蘇雪林教授平日甦醒的早晨,刻畫出一生的悲歡離合,亦從一則趣事緬懷鋼琴家傅聰,或透過書信體方式,緩緩道出她對歷史人物王安石的不以為然,順便借古諷今;她也寫尋常小人物,如做囊餅的婦人,或是偶遇的夫妻檔。
說文史,深入淺出,道出人所不知既有趣,又好玩的典故,從「香」字「不僅僅是辭典上的一個部首」而已,也蘊藏了文學史的浪漫,走出〈千年香徑〉;透過閱讀《全唐詩》〈穿越──大唐〉看見當時的交通與生活,彷若盛世王朝再現。
談生活,反思頭銜單位之詭異,還告訴你只要會說三個日文字詞〈「米滋」、「哦柚」和「掂襪」〉(常溫水、熱水和電話),就能在日本滿足生活所需──原來人生急需的東西並不多啊!她也回顧童年二次逃難的經驗,走遍大江南北,進而同理關懷泰北難民。
一則新聞引起聯想,她寫下〈我家也有十八個阿嫂〉,趣寫女人在家十八般武藝樣樣來,從打掃、棄物、付帳、園藝等生活種種瑣碎事務,以及用手搓繩子的絕活,到生孩養子,還有家中〈憂國憂民的那一位〉戶長,妙趣橫生之餘,在在顯現她居家的人生哲學。
八二華年的張曉風,寫作時間超過一甲子,除了豐富的生命歷練,她一直保有對人事物的強烈好奇和關顧。她吸收新知舊典之餘,將深厚的學養轉化融會成人人可懂的「大白話」。除抒情美文外,懷人、記事、追憶童年,或是巧妙的幽默與邏輯反轉,一一展現出六十五年來她的散文創作何以能風靡華人世界歷久不衰的祕密。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張曉風

她覺得,她欠古典文學一份情
如果不好好研讀,並好好轉手布施
那就太對不起歷代古人了

由於持恆了六十多年的精湛創作
她成為後輩作者風從的典範

因為眼光獨到,所以出版社很希望她來選書
(如本社的《小說教室》)──雖然她不常答應

因為作品深入淺出,她的文章常在兩岸
入選教科書

曾經擁有特別的權力,可以大聲嚴責部長級的人物
但她不希罕那份權力
她最引以為榮的,卻是遠赴泰北山區
走過黃泥路,去探視苟延殘喘的二戰老兵

她的資料,網上可查的有一堆
但她的深意俠情只能在翻書聲中隱隱聽到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